电路板电子元件图解(电路板电子元件图解说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电路板电子元件图解,以及电路板电子元件图解说明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电子元件作用及图解
电子元件的定义
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了解常用的电子元件的种类、结构、性能并能正确选用是学习、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常用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就安装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传统安装(又称通孔装即DIP)和表面安装两大类(即又称SMT或SMD)。三极管、二极管称为电子器件。
电子元件的分类
1、按阻值特性
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特种电阻(敏感电阻)。
不能调节的,我们称之为固定电阻,而可以调节的,我们称之为可调电阻,常见的例如收音机音量调节的,主要应用于电压分配的,我们称之为电位器。
2、按制造材料
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捷比信电阻,薄膜电阻等。
3、按安装方式
插件电阻、贴片电阻。
4、按功能分
负载电阻,采样电阻,分流电阻,保护电阻等,电阻的主要参数:
a、标称阻值:标称在电阻器上的电阻值称为标称值。单位:Ω,kΩ,MΩ。标称值是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系列标注的,不是生产者任意标定的,不是所有阻值的电阻器都存在。
b、允许误差:电阻器的实际阻值对于标称值的最大允许闷销偏差范围称为允许误差。误差代码:F、G、J、K……(常见的误差范围是:0.01%,0.05%,0.1%,0.5%,0.25%,1%,2%,5%等)。
c、额定功率:指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亩罩简,假设周围空气不流通,在长期连续工作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电阻器性能的情况下,电阻器上允许的消耗功率,常见的有1/16W、1/8W、1/4W、1/2W、1W、2W、5W、10W……
电子元件选用常识
a.正确选有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
b.注意电阻器的极限参数
c.要首选通用型电阻器
d.根据电路特点选用
e.根据电路板大小选用电阻
电子元件作用及图解
一、电阻器和电容器
(迅裤一)电阻器
我们将电池、开关和灯泡用导线连接成图3-1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流由电池正极流出,经开关和小灯泡流入电池负极,小灯泡发光。导线和小灯泡都能导电,它们称为导体。在一般情况下金属都是导体。导体在电流通过时,对电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种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电阻的文字符号是R。电阻大小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符号Ω),还有较大的单位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3KΩ1KΩ=10^3Ω
图3-1 照明灯电路
常用的电阻分两大类。阻值固定的电阻器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连续可变的电阻器称为可变电阻器(包括徽调电阻器和电位器)。它们的外形和图形符号见表3一1。
由于制作的材料不同,电阻器也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或线绕电阻等等。
电路板中电容的标志图,如何分清楚正负极?下面由我画的简易图
1个圆圈分2半,1半是黑色为负,一半无色为正。左面黑色阴影那端是负极,右侧是正极。主板上电容位置,如果是黑白色,黑色部分是负极,白色部分是正衡山极。如果是白色或者黑色和无色,则涂白色或黑色是的部分是负极,不涂色的部分是正极。一般情况下,负极涂色部分范围较小。
电容器,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定义1: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英文名称:capacitor。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早唯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 能量转换,控制咐睁中等方面。定义2: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且相隔很近的导体(包括导线)间都构成一个电容器。
电容与电容器不同。电容为基本物理量,符号C,单位为F(法拉)。由于电容体积要比电阻大,所以一般都使用直接标称法。如果是10n,那么就是10nF,同样100p就是100pF。如果是4n7就是4.7nF,不标单位的直接表示法:用1~4位数字表示,即指数标识,容量单位为pF,如独石和一些瓷片电容,一般就用指数形式,471就代表47×10^1 pF=470pF。
电容(Electric capacity),由两个金属极,中间夹有绝缘材料(介质)构成。由于绝缘材料的不同,所构成的电容器的种类也有所不同: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可变电容,微调电容。按介质材料可分为:气体介质电容,液体介质电容,无机固体介质电容,有机固体介质电容电解电容。按极性分为:有极性电容和无极性电容。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电解电容。电容在电路中具有隔断直流电,通过交流电的作用,因此常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
电路板上的元件名称
1、电路板上都有标示,R开头的是电阻,L开头的是电感线圈(通常为线圈缠绕在铁芯环上,也有些有封闭外壳),C开头的是电容(高大立起圆柱状,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压痕的为电解电容,扁平的是贴片电容),其他两条腿的是二极管,3条腿的是三极管,很多腿的是集成电路。
2、可控硅整流器 UR; 控制电路有电源的整流器 VC ;变频器 UF ;变流器 UC; 逆变器 UI ;电动机 M ;异步电动机 MA ;同步电动机 MS ;直流电动机 MD ; 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 MW ; 鼠笼型电动机 MC ; 电动阀 YM ;电磁阀 YV等。
扩展资料:
电路板的组成:
电路板主要由焊盘、过孔、安装孔、导线、元器件、接插件 、填充、电气边界等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焊盘:用于焊接元器件引脚的金凯纯属孔。
过孔:有金属过孔 和 非金属过孔,其中金属过孔用于连接各层之间元器件引脚。
安装孔:用于固定电路板。
导线:用于连接元器件引脚的电气网络铜膜。
接插盯镇咐件:用于电路板之间连接的元器件旅春。
填充:用于地线网络的敷铜,可以有效的减小阻抗。
电气边界:用于确定电路板的尺寸,所有电路板上的元器件都不能超过该边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路板
电路板上元件符号都是代表什么元件?
以下列哗悄举的是电路板上常见的电子元件符号:
1,B:电池(battery)。
2,C:电容器(capacitor)。
3,D或CR:二极管(diode)。
3,F:保险丝(fuse)。
4,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
5,L:电感(inductor)。
6,LED: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
7,Q:三极管(transistor)。型圆
8,R:电阻器(resistor)。
9,T:变压器(transformer)。
10,TP:测试点(testpoint)。
11,VR:可变电乱租渣阻(variableresistor)。
12,X: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crystal,ceramicresonator)。
扩展资料:
电阻分类:
1,电阻器(Resistor):固定的电阻值。
2,电阻网络(ResistorNetwork)。
3,微调器:小型可变电阻器。
4,可变电阻:可变的电阻值。
5,加热器:电热元件(HeatingElement)。
6,电热线(ResistanceWire):高电阻材质的线,近似于加热元件。
7,热敏电阻(Thermistor):温度改变电阻值。
8,压敏电阻(Varistor):变压电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元
电路元件图片及名称
1、电路板上有标志,其中R是电阻,L是电感(一般是线圈绕在铁芯环上,有的有封闭的外壳),C是电容(高圆柱形,外面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压痕为电解电容,平板为贴片电容),另外两条腿上是二极管,三条腿上是三极管,多条腿上是集成电路。2、UR是可控硅整流器;VC为整流器,为控制电散脊路提冲好渗供电源;用友是变频器;UC是转换器;UI是逆变器;m是电机;MA为异步电机;MS是同步电机;MD是DC汽车;MW是绕线转子感应电机;MC是鼠笼袜段式电机;YM是电动阀;YV是电磁阀等。
电路板上的TR、TH、J、L、CN、K、X都代表什么电子元件?
在电子领域中Tr:三极管(transistor),TH:热敏电阻(thermistor),J:跳线或跳接点(jumper),L:电感(inductor),CN:接插件,K:继电器,X:晶体振荡器,陶瓷谐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在20世纪出现并得到飞速发展的电子元器件工业使整个世界和人们的工作、生活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就是电子工业的发展历史。
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装置变的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了电子装置必须具有可靠性、速度快、消耗功率小以及质量轻、小型化、成本低等特点。
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集成电路的设想后,由于材料技术、器件技术和电路设计等综合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了第一代集成电路。
扩展资料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姿州型袭册吵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
电子元器件在质拍侍量方面国际上有欧盟的CE认证,美国的UL认证,德国的VDE和TUV以及中国的CQC认证等国内外认证,来保证元器件的合格。
电子元器件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浓缩的电子发展史。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二十世纪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元器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子元件
关于电路板电子元件图解和电路板电子元件图解说明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