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打印版(音乐乐理知识点)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打印版,以及音乐乐理知识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音乐乐理入门基础知识

音乐乐理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下面我为您收集整理了音乐乐理入门基础知识,希望对您有帮助!

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工尺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古琴谱、琵琶谱之分。同文字类似,乐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五线谱是现代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乐谱分类方式

乐谱分类方式一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 2 3 5 6,是乐谱的基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出现,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3、五线谱,是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 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4、点字谱,是一种适合盲人使用的记谱法。分为六点制乐谱(现行的)和12点制乐谱(革新的)两种。六点制乐谱,由法国盲文之父路易·布莱尔(Louis Braille)发明,一方点符只能表达乐音的音名和时值(全音符至64分音符),音组另需一方点符。12点制乐谱,在《12点制三拼点字》的基础上发明而成,像简谱一样,一方点谱可表达一个完整音符(时值、音名和音高),乐谱表达力更强。

说明:

1、 三个点列符组成一方12点制音符,第一列点符表达音值,第二列点符表达音名,

第三列表达音组;可实现音符与。

2、 拍子号(X0Y),位于全曲开头,第一列点符表示每拍的时值,第三列点符表示拍子数。

3、 连音号(X0Z),第一列点符表示每拍的时值,第三列点符表示连音符的时值。

4、 和弦音符(XX0),其根音音符不变,非根音略去音组点符。

5、 倚音记号(D00),表示前倚音,倚音记号放在倚音符前边;表示后倚音,倚音记号放在

主音符前边,后倚音放在主音符后边。

乐谱分类方式二

较有针对性的记录不同种类乐器的演奏方法的乐谱,列如:钢琴谱、吉他谱、古筝谱、琵琶谱等。

音乐的分类及特点

按声部和声部状况:

1.单声部音乐--只有一个旋律的乐曲如无伴奏的独唱、独奏、齐唱等;

2.复调音乐--是在和谐的前提下,几个曲调参差进入,它们既相互配合又独立发展的一种乐曲,复调音乐在巴赫手中,达到了高度完美的境界。

3.主调音乐--是指一个声部演奏主旋律,其余声部用和声给主旋律陪伴奏的一种音乐。海顿是主要代表人物。

按音乐的性质:

1.纯音乐--是完全靠音乐语言,而不是借用任何标题来表达作品的内容。它也有曲名,如“第一奏鸣曲”等,但着只是指音乐的体裁,并不表明乐曲的内容。欣赏者自己准备聆听的乐曲的作曲家所处的年代、经历、世界观以及乐曲产生的背景等,有个大概的了解。

2.标题音乐--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构思并用标题暗示中心内容的器乐曲。常取材于文学、戏剧、历史、民间传说或现实生活。它们用详细的文字说明全曲及每一乐章的特性。可以说,标题音乐是音乐的文学化。标题是作曲家预先指示的一个方向,以帮助欣赏者去联想,并没有任何局限的作用。

3.轻音乐--指轻快活泼、通俗动听、结构短小的音乐,是与严肃的古典音乐相对而言的。欣赏轻音乐不需严肃的思考和理智活动,它只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

4.爵士音乐--是一种通俗的舞曲性质的音乐。是从美国黑人中兴起的,这种音乐没有固定的乐谱,每个乐手都即兴演奏,保持着大致的“默契”。即兴性一直成为爵士音乐的一大特点。可以认为,爵士音乐是美国音乐文化的精髓。

【拓展内容】

和弦乐理入门基础知识

一、将各种三和弦、七和弦的结构牢固记忆。

这包括:

1、四种三和弦的结构和名称。(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增三和弦、减三和弦)

2.四种三和弦的转位结构和名称。(第一转位,第二转位)

3.常用的五种七和弦的结构和名称。

4.五种七和弦的转位结构和名称。(第一转位,第二转位,第三转位)

二、识别五线谱上各种和弦的形状。

三和弦的形状:

1、原位三和弦的形状像一串糖葫芦,三个音紧密地上下排列,要么都在线上、要么都在间上。

2、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六和弦)的形状是:三度在下、四度在上,下密上疏。

3、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四六和弦)的形状是:四度在下、三度在上,上密下疏。

七和弦的形状:

1、原位七和弦的形状也像一串糖葫芦,只不过更长,四个音紧密地上下排列,要么都在线上、要么都在间上。

2、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五六和弦)的形状是:有一个二度音程(两个音斜着交叉),出现在糖葫芦的顶端,习惯上形象地称之为“戴帽子”。

3、七和弦的第二转位(三四和弦)的形状是:有一个二度音程(两个音斜着交叉),出现在糖葫芦的中间,习惯上形象地称之为“扎腰带”。

4、七和弦的第三转位(二和弦)的形状是:有一个二度音程(两个音斜着交叉),出现在糖葫芦的下端,习惯上形象地称之为“穿靴子”。

三、和弦结构的识别方法。

1、记准原位三和弦、七和弦的基本结构。

2、再记准三和弦、七和弦转位的结构。

3、也可以将转位和弦恢复为原位和弦,再通过原位和弦来推算转位和弦的结构。

声乐乐理基础知识入门

一、关于用声的误区

一般概念的发声原理是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时促使声带震动,产生声音,而歌唱发声的运动原理却是在人的本能发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调整声带与周边肌肉的合理运动,产生强大而丰富的、符合歌唱技术需要的声音状态。在进行歌唱训练时学生往往混淆了这两种不同层次的声音状态,用本能发声的心理暗示指导艺术歌唱,从而导致喉头上提、声音漏气等用声上的误区。要克服以上发声错误,就必须把生活中的本能发生习惯与艺术歌唱的发生要求严格区分,建立正确的发声意识。

声带的闭合能力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其周围有关肌肉的协调配合。生活中本能的发声习惯,范围只局限于对方听得见的距离,没有太大的音量与音区的要求,声带的运用是随意的。由于声带只有在发强音和高音时才紧密闭合,那么类似于说话的本能发声习惯常使声带大部分时间处于不完全闭合状态。如果错误的运用声带周围肌肉的功能,如把本该促进声门开放的环杓后肌运用到歌唱,必定会产生声音虚、漏的问题;把稳定喉头的喉外肌力量作用于发声,就会造成提喉、喉音等用声错误。

二、关于呼吸的误区

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普遍认为是最科学的歌唱呼吸方法,但仍有很多学生苦闷呼吸训练中做得很好,而发声时气息却不够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关呼吸问题的误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吸气时气息到达的深度不够,即没有吸到技术所要求的到达“肺的底部”。气息吸得浅作用于声带时,呼出气息的量和压力不足以冲击闭合的声带,而使声音显得虚弱无力。引起气息浅的原因和本能呼吸习惯有关,本能的呼吸是建立在类似于一般的谈话间,或者身体剧烈运动后的'一种生理上的本能反映,它只需要胸腔的扩张、收缩产生力量完成肺内气体的交换。扩张只集中在肺的上半部分,和歌唱所要求的“吸到肺的底部”显然是大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腰腹肌的能力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遇到较长的乐句需要气息量加大时,肺叶的下半部分气息得不到有效输送,而觉得气息不够用。

二是气息与声音缺少有效配合,致使声音“搭不上气”。我们从两方面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运用气息歌唱的习惯,张嘴就唱,把呼吸动作与歌唱的用声动作分割开来。另一方面是过分地注意气息,为节省气息故意增加腰腹部肌肉的力量,形成“憋气”,使气息不能顺利地作用于声带。这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都可能导致声带紧张、干涩,声音发直缺少泛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主张呼吸和发声训练结合一起练习比较好,因为气息和声音是揉为一体的,呼吸训练不能脱离歌唱实践而单独存在。我们要建立这样的歌唱意识:只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才是有效的声音,只有正确作用于声带的气息才是有效的气息。

三、关于共鸣的误区

人体共鸣腔分为三个大的共鸣区域,即:胸腔共鸣区、口咽腔共鸣区(口、喉、咽)和头腔共鸣区(鼻窦、额窦、蝶窦)。口咽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的第一个共鸣区域,它上连头腔,下达胸腔,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声音的丰满、音色的美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帕瓦罗蒂曾强调声音共鸣主要在口腔、咽腔,说明了口咽腔在整个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这个区域出现的认识上的误区也是最多的。所谓的口咽腔打开就是我们常说的“打开喉咙”,有关打开喉咙的要求文章前面已有所论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舌头”在口咽腔打开过程中的状态。很多学生把缩紧舌头误认为是打开喉咙,结果造成舌部肌肉僵硬和压喉,一方面破坏了基音形成的良好状态,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口咽腔的顺利打开,良好的共鸣音响也就无从谈起。口咽腔打开的关键要做到:在稳定的基础上松喉咙、松下巴、松舌头,使这几个部位处于“自如”状态。

幼儿乐理基础知识入门

小提琴在管弦乐队中是用得最多的一种乐器。其演奏手法很丰富,表现力很强。它主要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是乐队中主要的旋律乐器,对于快速的乐句、音阶及琶音进行均能胜任自如,作为和声衬托也很有表现力。在独奏时,它色彩变化多样,炫技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那美妙动听的琴声诱发过艺术家们多少天才的想象,带给人们多少非凡的艺术享受。所以,人们称它为乐器之“皇后”。

小提琴装有四根琴弦,弦与弦之间的音程关系为纯五度,用高音谱表记谱,音高是固定的:一般地说,第一弦的音色明朗的、清越的;第二弦的音色是柔和的、优雅的;第三弦的音色是如歌的并稍有紧张感;第四弦的音色是深沉的、宽厚的。

定弦注意事项:

1小提琴的定弦为五度固定定弦。初学者校音时,可用校音器来校对每根空弦,熟练掌握之后,只校对准A弦,然后分别校对A、D两弦,再是A、E两弦,用双音进行调音,反复校对直至四根弦校准为止。

2校音时,若弦轴太紧拧不动时,可涂上少许铅笔芯或干肥皂;若太松打滑,可涂上少许松香末或粉笔末。

小提琴的音域比较宽广,从g到a4四个八度。乐队常用音域是从g到a3(即从第一把位到第七把位)。

小提琴有四根弦,所以在总音域中的许多音可以在几根弦上同时存在,但是不同弦上的同一音高的音,其音质、音色就不完全相同。在四根弦上,E弦上的高音(高把位)用得最多,其次是A、G弦,而D弦上的高音用得较少。这是因为弦音低其高音部分发音较闷并且紧张,所以较少使用,但G弦上的高音由于紧张有力(它是最外的一根弦可以拉出较强的力度)在情绪激动时,用G弦和G弦上较高的音(高把位)来演奏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线谱

五线谱是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组成,线的名称是由下往上依次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线中间的空白部位称为“间”,间的名称也是由下往上依次称为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高音谱号(G谱号)

五线谱的线和间是用来表示音高的,谱号决定线和间表示什么音。各线间都分别表示一定的音高,不够用时可在五线谱的上、下方再加用短横线来辅助。

音符

音乐中用以记录音的长短的符号叫音符。它由符头、符杆、符尾组成。

音符除以不同的形状来记录音的时值外,还以符头在谱表上的不同位置来表示音的高低。音符分单纯音符和附点音符两种。

休止符

表示声音停顿的符号叫休止符。休止符分单纯休止符和附点休止符。

附点

附点记在音符和休止符的右边。附点增长原有音符二分之一的时值。

复附点(亦称双附点)

即音符或休止右边有两个附点,第二个附点再增长原音符或休止符四分之一的时值。

小节线、小节、终止线

用来划分节拍的垂直线称小节线。两条小节线之间的部分称小节。记在乐曲末尾的复纵线(用一粗一细),称终止线,表示乐曲到此结束。记在乐曲明显分段处的复纵线(用两条同样粗细),表示乐曲到此告一段落。

音级

具有七个唱名(do、re、mi、fa、sol、la、si)或音名(C、D、E、F、G、A、B)中任何一个名称的音,每一音级有数种不同的音高,用变化音记号区别,各音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音乐中一切音高关系的基础。第Ⅰ级——主音;第Ⅱ级——上主音(导向主音的上方邻音);第Ⅲ级——中音(主音、属音的中间音);第Ⅳ级——下属音(主音的下方属音);第Ⅴ级——属音(主音的上方属音);第Ⅵ级——下中音(主音下属音的中间音);第Ⅶ级——导音(导向主音的下方邻音)。

半音、全音

半音称为小二度。两个半音是一个全音,全音称为大二度。一个八度可分为12个半音。

音程

两音之间的距离,叫做音程。音程里又分为同时发响的和声性音程与先后发响的旋律性音程两种类。计算两音间隔的音程单位,用“度”来表示。

音的主要特性之一,指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持续振动时间的长短所决定。在音乐中主要表现在节奏和节拍中,不同时值的音,由许多不同的符号来标记,如全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音在时值上的有组织的连续。是音乐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同时值的节奏单位不断反复的序列。亦即强拍与弱拍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叫节拍。处在重音位置的单位拍叫做强拍,处在弱音位置的单位拍叫做弱拍。

拍子(拍号 )

节拍的单位,用固定的时值来表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在五线谱中以记于谱号与调号右旁的位于第三线上下方的两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上面的数字说明每小节内单位的数目,

下面的数字说明作为单位拍的时值。

音阶

在一个八度中,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依次排列的一列音,叫音阶。

以C大调为例,第三音和第四音(mi和fa)之间,第七音和第八音(si和do)之间的距离都是半音,其他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称为大调音阶。以音名C为主音的大调音阶,称为C大调音阶。

小调音阶:以la为主音,由la、si、do、re、mi、fa、sol七个音组成。它有三种形式:

1自然小调

它与大调一样,也是由七个音级组成,与大调不同的是半音在第二音和第三音(si和do)之间,第五间和第六音之间,其他相邻两音间的距离都是全音。自然小调所使用的音和关系大调完全相同,但主音不同,音阶排列不同(也称平行调)。大调与关系小调的主音,相差一个小三度。如C大调的关系小调是a小调,a小调的关系大调是C大调。

2和声小调

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升高第七音(#sol),第六音和第七音(fa和#sol)之间为增二度,第七音到主音形成半音关系。

3旋律小调

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上行时升高第六音和第七音(#fa和#sol),下行时又将这两个音还原。

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姿势和方法

1.身体姿势

姿势的真实含义,是变化着的动作。姿势产生于动作:由于要演奏便必须动作,由动作的需要而产生姿势;姿势又为动作服务;好的姿势使动作方便,演奏有效。正确姿势是保证学生的演奏水平高度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学习演奏小提琴,在初学阶段,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如果演奏姿势不正确,会直接影响到运弓发音、音色以及演奏技巧的正常发挥。小提琴可以采用坐和站两种演奏姿势。

坐姿是重奏、合奏时采用的姿势。要求要坐端正,腰挺直,身体不能靠在椅背上来(最好坐在椅子靠前部分)。要选择高一点的椅子,使右膝部分稍能伸展,这样,在演奏E弦上半弓时不致碰到右大腿。(年龄较小的学生,为了减少身体疲劳,每次练琴也可用小部分时间坐着练习)

站姿是独奏和练习时采用的姿势。要求身体自然直立、放松,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宽一致)

成八字形,全身的重心平放在两脚上。在演奏时,可随着乐曲的思想感情和由此而引起的内心激动而适当地自然摆动身体。但要避免演奏时过份的身体动作,因为过份的动作不仅看上去不舒服,而且还要不断地调整弓与琴的关系,这会给演奏中带来很多的不利因素。

2.夹琴

①右手拿起琴(大拇指在琴的面板上,其他四个手指在琴的背面)。

②拿起来放在左肩上(手仍拿住琴,头在自然的位置,用琴的腮垫和左腮挨近)。

③用下颚和左肩夹住琴(琴身与人的肩膀构成45度角,琴面稍向右倾斜,琴的方向稍偏左)。夹琴的角度(稍向左或右移动),取决于左右手臂的长短,一般以弓尖部分在琴弦上的位置与琴马平行,与琴弦成十字为佳。

④左手单独的做成持琴的弯曲(这时琴可以放在一旁)。

⑤左手食指的指根和琴颈接触,大拇指和琴颈接触(做这一动作可以先用右手拿住琴,然后再放在肩上)。

⑥左手手掌向内弯曲呈半园型。(使手指前后排列和指板方向一致,腕部和小臂基本保持平直)。

⑦左手四个手指摆好四度的位置。

3.左手和左臂的姿势

左手的各个部分、手指、腕、臂、肘都是互相联系着的一个演奏器官的整体,每一个部分的动作都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四个手指在演奏时经常保持着基本位置(四度关系)在任何一个把位都应该如此。左臂的向左向右的转动,对手指和指板的关系起调节作用,使手指演奏任何一根弦上的音都处在一个自如舒服的位置,在拉G弦的时候手肘便为了适应这个位置而向右转过来一些,在拉E弦的时候便向左转移一些,这样肘便起着像船上的舵一样的作用,因此把这样的动作称为“左臂的舵式动作”。

当由低把位换向高把的时候,左臂同样有变化,它一面是更多弯曲了一面又向右转动来适应手指在高把位演奏的需要。

为了弄清楚这两种形式的动作,可以用演奏一个固定把位的两个八度音阶和一个三个八度换把位的音阶为例来仔细的观察臂是如何动作。

4.持弓和运弓

首先,拿的不是弓,而是一枝铅笔。

1.右手手心朝上自然的平放在桌子上。

2.把一枝铅笔放在手上,一端放在小指的顶端,一端放在食指的第二关处。

3.大拇指微的弯曲着用指尖(稍偏右那部分)放在中指和铅笔接触的位置上面。

4.四个手指弯拢起来轻轻的抱住铅笔,同时大拇指也随着拱起一些来。

5.手如上面已做好的样子,然后翻转过来手心朝下,手指关节上、下活动自如。

6.小指不能僵直,而应松弛,自然弯曲地立在弓杆上,以抵消支点另一端弓的重量。

;

最基本的乐理知识乐理知识100条(2)

34:平行五度 (parallel fifths)

乐曲的两个声部隔开纯五度作平行进行。十五世纪以来,在对位与和声上都规定应避免平行五度之出现。

35:平行减七弦 (parallel diminished seventh)

和弦进行的方式之一。减七和弦由四个音连续小三度叠置而成,其特点是无明确的倾向性。减七和弦连续出现而不加解决,就是"平行减七和弦"。

37:节奏 (rhythm)

构成乐曲的基本因素有乐音的高度、乐章的时值(包括休止)、乐音的强弱三种。表现于时值与强弱方面的,即乐音的有规律的轻重缓急,称为节奏。

38:节拍

乐曲中周期性出现的节奏序列。

42:主调音 (tonic keynote)

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

43:主调音乐 (homophony)

复调音乐及单调音乐的对称。多声部音乐的一种。以一个声部作旋律(曲调)进行,其余声部居于和声衬托的地位。

45:半音音阶 (chromatic s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为"半音",谓之"半音音阶"。

50:全音音阶 (whole-tone sacale)

相邻二音的间距皆为全音,谓之"全音音阶"。

53:华彩段(cadenza)

插于乐曲尾处的辉煌的即兴演奏段落。由独奏者即兴展示其演奏技巧。作曲家与演奏家常为他人的作品写定华彩段。

55:声部(part,voice)

指重唱、合唱、重奏、合奏乐曲中同时进行的各旋律线。如弦乐四重奏有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四个声部;混声合唱有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四个声部。

57:转调(modulation)

乐曲在进行中变换调性。转调是重要的作曲手法之一。简单的转调常在近关系之间相转。

58:拍子(beat)

小节的单位时值。小节的拍子结构以拍子记号(time signayure)表示。

62:和声(harmony)

不同高度的乐音同时发声,谓之和声。和声学的研究对象为:和弦的结构、和弦的连续法则、和弦在乐曲上功能属性、和声学是作曲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63:和弦(chord)

和声的结构单位。在自然音阶的和声体系中,和弦由音阶上各音连续三度叠置而成。三音叠置,即成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其属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

65:变和弦(altered chord,Chromaytic chord)

和弦的组成音中有不属于同调性的音出现,谓之变和弦。变和弦常作为转调的准备。

66:〖单调音乐〗 (monophony)

单旋律的音乐。复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即不附带任何对位声部、衬托句及伴奏等,只有一条单纯的旋律线。古代音乐及大多数民歌,都是单调音乐。

69:复调音乐(polyphony)

单调音乐及主调音乐的对称。由两个以上各自独立而又根据和声法则同时进行的声部组成的音乐。其性质与"对位音乐"(counterpoint)基本相同。

70:复对位(compound counterpoint)

凡对位音乐的各声部可以高低易位者,统称为复对位。复对位按声部数量可分为二重对位、三重对位、四重对位等。

71:音域(compass)

人声或乐器发声的音调广度,常以其高低两极音表示之。各种音域,其各局部的音质不相同,这种局部,称为音区(register),在人声则称为声区。

72:音程(intreval)

两乐音之间的音高差距。通常以自然音阶两音之间的音级数(包括边缘两极)作为音程的量度。

73:音高(pitch)

乐音在音阶上的绝对高度。如C音、D音等。在物理上,音高决定于发音体的振动频率,在心理感觉上,音高之决定还稍受音的响度的影响。

74:音调(idiom)

某一时代、民族、地区、流派、作曲家特有的音乐风格。如言某民族或某的民歌音调。

75:音阶(scale)

音乐上所用的音,根据一定规律,在八度内按高低次序排列之,即成音阶。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皆有其独特的音阶。

78:美声唱法(bel canto)

声乐表演风格之一。十八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演唱者追求音质的优美、自然与歌唱表演的华丽、辉煌,而忽视词意和感情等的表达。以运用美声唱法著称的作曲家有贝里尼、多尼采蒂、罗西尼等人。他们所作的歌剧常称为"美声歌剧"。

80:配器(orchestration)

作曲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器乐合奏曲中各种乐器的配合。其内容要点为各类乐器性能、各类乐器的音色对比与配合效果、乐曲原音响统一效果。配器除用于初始写作之外,亦常用于现成乐曲配器,如将钢琴曲、重奏曲等,改编为管弦乐曲。

81:调式(mode)

据以构成乐曲的基础音列。其中一音为中心音,其余各音与该中心音具有依存关系。调式的中心音称为"主调音"。以主调音的音高表示调式,谓之"调性"。乐曲之构成而无一定的调性基础者,谓之"无调性";同时以两种调性为基础者,谓之"多重调性"。

83:旋律(melody)

不同高低与不同时值的音前后相连,即成旋律。旋律的要素一为音高,二为节奏。较原始的音乐公有旋律,甚至仅有节奏。现代音乐也有只求和声与配器等的新奇效果而忽略旋律的。

94: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

(1).曲调旋律、节奏、拍子、速度;

(2).调、和声;

(3).力度;

95:音乐的分类

(一)音乐按声部和声部状况可分为: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96:音乐的分类

(二)音乐按照性质分可分为:纯音乐、标题音乐、轻音乐、爵士音乐。

97: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98:调号

变化记号若使用在整首曲子中,使这首曲子中的每逢指定的音都要升或降,那这时候这个变化记号就被称之为调号。

99:节拍

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做"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100:旋律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初中音乐基本乐理知识

文档介绍:基本乐理

1 2 3 4 5

6 7 i

一、基本音阶

基本音阶

1

2

3

4

5

6

7

i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音名:C D E F G A B C

二、节奏

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

(音乐的骨骼)

三、节拍(衡量节奏的单位)

1、音乐中常用的拍子:

2 / 4

3 / 4

4 / 4

X X |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2、音乐中常用的拍子强弱规律:

2 / 4

3 / 4

4 / 4

X X |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强弱强弱

强弱弱强弱弱

强弱次强弱强弱次强弱

四、力度记号

音乐中音的强弱程度叫做力度,这是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的一种手段。

f(强) mf(中强) ff (很强) fff(最强)

p(弱)mp(中弱) pp(很弱)ppp(最弱)

(渐强)

(渐弱)

练习

1、1234567i它们唱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2、音乐中的骨骼是( )。

3、常见的节拍有( )( )( )。

4、3 / 4的强弱规律是( )

5、下列力度记号中是很强的是( )

A . p B. mf c.ff

节奏

2 / 4

3 / 4

4 / 4

强弱弱

A

乐理常识归纳

1. 乐理常识

乐理常识 1.乐理知识,比如音程,一些列的知识总结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在钢琴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现在最大的钢琴包括有八十八个音高不同的音.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差不多是不用的.什么叫音程?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叫做音程.先后弹奏的两个音形成旋律音程.同时弹奏的两个音形成和声音程.旋律音程书写时要错开,和声音程书写时要上下对齐,和声二度中的低音在左面,高音在右面,两个音紧靠在一起.音程中下面的音叫根音,上面的音叫音冠.旋律音程依照它进行的方向分上行、下行、平行三种.计算音程的单位称"度",两个音之间包括几个音节就称几度.度数相同的音程又因为其所含半音和全音的数目不同而有纯、大、小、增、减等区别.。

2.【乐理知识音阶和音列的不同自然音程就是基本音程】

1、音阶和音列的不同.首先,你看一下这两个网页中对这两个名词的解释./view/254394/view/3011然后我再给你直接总结一下要点:(1)音阶与音列的区别:音列中每两个相邻的音一定是半音关系.但音阶有很多种,如果是半音阶的话,那么每两个相邻的音都是半音关系,如果是全音阶的话,那么每两个相邻的音都是全音关系,如果是大小调音阶的话,那么相邻音之间的关系会更复杂,等等等等,还有五声音阶、中古调式音阶等等.(2)音阶与音列的关系:音列是一种特殊的音阶.音列就是一个由很多个音排列而成的半音阶,所以它可算是音阶的一种.楼上有的回答者说,音阶必须在调的统治下从主音排列到另一个八度的主音,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半音阶也是音阶,但半音阶就没有“调”这么一说,更没有“主音”一说,全音阶也一样.因此,并不是所有音阶都必须在调的统治下从主音排列到另一个八度的主音.音阶既可以有调,也可以无调.2、自然音程就是基本音程?不是的.自然音程的意思是:所有能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音程种类.基本音程的意思是:所有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音程.仔细对比一下,就能看出区别了.在基本音级上可以构成的音程包括所有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减五度、增十一度、减十二度、增十八度、减十九度,……,等等,以此类推,这些类型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不论是在什么音上构成.而基本音程仅仅是指音程中的两个音都是基本音级的情况.举个例子你就更明白了——C-D是基本音程,因为C、D均为基本音级,而升C-升D就不是基本音程,因为升C、升D不是基本音级,但升C-升D却属于自然音程,因为升C-升D这类大二度音程是可以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例如在C、D上构成).所以,辨析好“构成”和“可以构成”是很关键的.这样一来,上面几位回答者所说的“自然音程就是指所有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四度音程、减五度音程”的说法就是不完善的了,刚才我也分析到了,增十一度、减十二度也是自然音程,增7n+4度音程(n为自然数)、减7n+5度音程(n为自然数)都是自然音程,所有能在基本音级上构成的音程都是自然音程.这个疏忽连百度百科里以及很多乐理书上都存在.当然,上面一位回答者所说的“自然音程共十四种五十六个”的说法也就同样是不正确的了——自然音程理论上一共有无数种,因为上述n的取值有无数种.我讲的这些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的话可以再问我.:)音乐与作曲技术(团队)-Sphalerite。

3.乐理知识

乐理内容包括很多,大体分类的话有:1。

基础乐理。2。

和声。3。

曲调。4。

复调。5曲式。

6。乐器法。

7。配器。

8。指挥。

要想学好乐理,最好的办法之一是学一种乐器,最好是键盘或吉他这样的乐器,等你把这个乐器学好了能到五级以上的话,基础乐理部分不用学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实践才出真知。 毛主席也说过实践才是最好的学习。

要是单纯买书自己看,也行,但是是有难度的,有些概念是很抽象的,比如:基础乐理部分的"调"这个字,它既可做调式的音高位置,也是调式类别的简称。还有"节奏"等这样的词,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解释,虽然大体意思一样,但是其中根据编者个人的理解和感受细微之处还是有差别的。

这个细微之处就要靠自己在实践当中去探索了。再说音乐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个抽象的东西,怎么才叫有理?自己拿出来的东西大家觉得好听就是理,不好听嘛也是理,自己听着好听嘛!呵呵。

不过那就成了个人的行为艺术了。

学好乐理的第二个要点是:多听,多看,多记。 多听音乐作品,多看作品分析,多记曲谱。

其中最重要的是多记。 要是只学基础乐理部分话,单旋律作品记的多了就可以。

要是学配器指挥的话,那就要多记多声部乐曲,比如说一些经典的成品管弦乐和合唱曲,有几个声部就背过几个声部,最好能默写下来。那样的话,和声,曲调。

乐器法等也就有了基本的了解,学起来也容易的多。但是要想记谱最好的办法还是咱说的第一条:会一种乐器,自己去演奏,当然就记的快。

所以说学乐理的最好办法还是离不开乐器。我想如果这里谁能把贝多芬的九个交响曲的总谱倒背如流的话那他一定在音乐界是个大师了。

关于学到什么程度在同行里算说的过去这个问题不好说,不知道你的同行是做什么的?最后建议你去看"缪天瑞"改编的这套书,一共七本,第一本是第二本是以后是等。讲的很通俗也非常易懂,字里行间透着编者的幽默,学起来也很有兴趣。

4.基本乐理知识,需要简洁易懂的

基本概念 音乐理论基础也称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样记谱(也就是怎样读谱)、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而记谱(和读谱)的方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工尺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琴谱、琵琶谱之分。

同文字类似,乐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 目前五线谱是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我们当然将它作为主要的介绍对象。

本书在讲基本理论的部分亦用五线谱来表达,然后再简单地谈一下简谱知识。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编辑本段 基本乐理概念 详见“音乐理论”词条。 编辑本段 音 产生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物体振动时产生音波,通过空气传到人们的耳膜,经过大脑的反射被感知为声音。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在每秒振动数为16-20000次左右,在自然界中,我们人的听觉能感受到的音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使用到音乐中的音(不含泛音),一般只限于每秒振动27-4100次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音乐中所说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挑选出来,能够表现人们生活或思想感情的,并组成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达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主要性质 ①音的高低 ②音的强弱 ③音的长短 ④音色 ⑴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主要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非常重要,其中以音的高低和长短最为重要。不知道您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对于一首歌,不管您人声演唱还是乐器演奏,唱的声音是小是大,也不管您演唱或演奏时用什么调,音的强弱及音色有了变化,但这支歌的旋律依旧。

可是,如果这首歌的音高或音的长短有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见,对一段旋律来说,音高和音长短的重要性。

⑵音的高低决定于物体在一定时间的振动次数(频率)。振动次数越多,音越高;振动次数越少,音越低。

音的强弱决定于振幅(声音波形的振动幅度)的大小。振幅越大,音越强;反之,振幅越小,音越弱。

音的长短决定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音的延续时间越长,音越长;音的延续时间越短,音越短。

而音色由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泛音的多少等多种因素决定。 ⑶那什么是音色呢?音色是指音的感觉特性,是音乐中极为吸引人、能直接触动感官的重要表现手段。

发音体的振动是由多种谐音组成的,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少及泛音之间的相对强度决定了特定的音色。人们区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色分为人声音色和器乐音色。

人声的音色有高、中、低音,并且有男女之分;器乐音色中主要分弦乐器和管乐器,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分类 即乐音、噪音之间的区别。

根据音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在是音乐表现中必不可少。

如架子鼓发出的声响就是一种噪音,不过,这种噪音有一定的规律。 编辑本段 音阶 定义 音阶(Scale)指调式中的各音。

从以某个音高为起点即从主音开始,按照音高次序将音符由低至高来排列,这样的音列称为音阶。世界各地有许多不同的音阶,随着音乐水平的进步,音乐非常完整的理论与系统,目前世界上几乎都是用西洋的十二平均律来作为学习音乐的基础。

因此我们今天所说的音阶,就是以最普遍的大音阶(大调)与小音阶(小调)为主。 分类 根据调式所包含的音的数量可分为:“五声音阶”、“七声音阶”等。

音阶由低到高叫做上行,由高到低叫做下行。 五声音阶(Pentatonic scale)由五个音构成的音阶,多用于民族音乐的调式如:do、re、mi、sol、la(xi、do)。

编辑本段 乐音体系 定义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分类 ⑴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⑵音级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表明;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还原用“n”表示。 音域与音区 音域可分为总的音域和个别音域、人声和乐器音域。

音域中的一部分是音区,音区可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三种。人声的音区划分,往往是不相符合的,例如男低音的高音区却是女低音的低音区。

但各音区具有自己的特性音色,这体现在音乐的表现中,一般来说:高音区清脆、尖锐;而低音区则低沉、浑厚。 编辑本段 调式 综述 ①稳定音 ②不稳定音 在音乐中,要表现音乐思想、塑造音乐形象仅仅依靠一个孤立的音、 *** 或多个彼此毫无关系的音,是难以实现的。

定义 在音乐中,按照一定的。

5.基本乐理知识

基本乐理知识一、基础知识 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 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 *** 对稳定、协和 *** 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

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

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音乐语言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具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力。

旋律尽管是音乐的灵魂,但其它要素起了变化,音乐形象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其它要素甚至可起重要作用。

二、音及音高 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折振动次数(频率)而决定的。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

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试以《社会主义好》这首歌为例,不管你用人声来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这支旋律。

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民族音乐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当丰富的表现能力。如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器在其他艺术表现手段的配合下,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各种思想情感方面,其作用是异常明显的,这是世界音乐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们很好地研究和学习的。

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某一个音,都不只是一个音在响,而是许多个音的结合,这种声音叫做复合音。复合音的产生是由于发音体(以弦为例)不仅全段在振动,它的各部分(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也分别的同时在振动。

由发音体全段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基音,也就是最易听见的声音,由发音体各部分振动而产生的音叫做泛音。这些音是我们听觉所不易听出来的。

三、乐音体系 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在钢琴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乐音体系中所使用的音和音列。现在最大的钢琴包括有八十八个音高不同的音。

除此之外的音在音乐中差不多是不用的。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6.乐理基本知识

和语言一样,不同民族都有过自己创立并传承下来的记录音乐的方式---记谱法。

各民族的记谱方式各有千秋,但是目前被更广泛使用的是五线谱和简谱(据说简谱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42年发明的)。 简谱应该说是一种比较简单易学的音乐记谱法。

它的最大好处是仅用7个 *** 数字----1234567,就能将万千变化的音乐曲子记录并表示出来,并能使人很快记住而终身不忘;同时涉及其他的音乐元素也基本可以正确显示。简谱虽然不是出现在中国,但是好象只有在中国得到非常广泛的传播。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1 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 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

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3 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

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教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 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

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

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简 谱 术 语 快 速 查 询 ************************************************************************************************** 音符 音高 节奏 调式 音阶 休止符 全音符 全音 节拍 大调 装饰音 二分音符 半音 单拍子 小调 延长号 四分音符 8度 复拍子 连音线 八分音符 变化音 2/4拍子 反复记号 十六分音符 升号 4/4拍子 重音记号 三十二分音符 降号 强 弱拍 小节线 附点音符 还原号 顿音符号 重音符号 音 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 *** 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 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 来 米 发 梭 拉 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 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

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

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

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至于说为什么还叫C您可以参考有关调式的解释。

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余类推。

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余类推。

用手依次弹上面各组键盘,你会直观地感到音的“高低”了。音 符 的 长 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

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

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市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

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 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

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 写 法 时 值 全音符 5 — — — 四拍 二分音符 5 —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

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休 止 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 音 与 全 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2)

谱号

通常用的谱号有三种:

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叫高音谱号;

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叫低音谱号;

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 (中音谱号又称为三线中音谱号 次中音谱号又称为四线中音谱号)

第五节 增长音值的补充记号

附点:是记在符头右边的小圆点,带有一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带有两个附点的音符,,增长原有音符时值的四分之三。

附点音符也同样适用于休止符。

延音线:用在音高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符上时,表示它们要唱成一个音,它的长度等于这些音符的总和。(在单声部音乐中,连线永远写在和符干相反的方向。)

变音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叫做变音记号。

变音记号有五种:

1.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2.降记号:(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

3.重升记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4.重降记号(bb)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两个半音(一个全音)。

变音记号可以记在五线谱的线上和间内;可以记在音符的前面和谱号的后面。

记在谱号后面的谱号叫做调号。

省略记号

1.移高八度记号用8-------------,记在五线谱的上面,表示虚线范围内的因移高八度;记在五线谱的下面,表示移低八度。

2.重复八度记号 用数字8记在音符的上面或下面,表示该音要高八度或低八度重复。

3.长休止记号 在五线谱的第三线上记以长休止符,并写出所要休止的小节数。如:3

4.震音记号

表示一个音或一个和弦,两个音或两个和弦迅速均匀地交替。用斜线标记。斜线的数目和符尾的数目相同。

5.反复记号

乐曲部分或全部重复时,可使用反复记号。

乐曲中的某一旋律音型重复时,用斜线表示,斜线的数目与音符的符尾数目相同。

乐曲中一次或多次重复某一小节是,用点加斜线点表示。该记号记在两小节之间的小节线上,则表示前面两小节的旋律型再重复一次。

乐曲中较大的重复,用反复记号||: :||表示。

演奏法的记号

1.连音奏法它是用连线来标记的,表示连线内的不同音高的音要奏(唱)得连贯,连音奏法的连线大都记在五线谱的上面,很少记在下面。

2. 有三种。分别以圆点(·)、三角(▲〈朝下〉及圆点加弧线(......)来标记,表示某些音或和弦要段续地弹奏。

3.持续音奏法有两种:一种是用短横线来表示,一种是用短横线加圆点来表示,前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并充分保持该音的时值,后者表示该音稍强奏,同时各音稍分离。

4.滑音奏法 在民间音乐的演奏演唱中,滑音的奏法是很有特色的,它的记号一般用曲线或箭头来表明。

5.琶音奏法

将和弦中的各音由下而上很快地分散弹奏叫做琶音奏法,用垂直的曲线放在和弦之前来标记,有时也用小音符来标记。

调式总论

第一节 调式 音阶 调 调性

按照一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许多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体系,并以一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做调式。

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上行或下行),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就叫做音阶。

调是调式的音高位置。调的名称由两部分组成,即主音的标记和调式的标记。例:

以C为主音的宫调式叫做C宫调式。

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叫做C大调式。

第二节 调式音级及其特性

调式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在调式体系中,起着支柱作用并给人以稳定感的音,叫做稳定音(第 一三 五级)。在稳定音中,其稳定程度是不同的,其中最稳定的具有中心作用的音,这便是主音。给人以不稳定感的音叫做不稳定音(第 二 四 六 七级)。不稳定音具有进行到稳定音的特性,这种特性就叫做倾向。不稳定音根据其倾向进行到稳定音,这叫做解决。

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

五声调式

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叫做五声调式。这五个音依次被称为宫、商、角、羽、角。

五声调式的特点是:

1.宫角之间形成五声调式中唯一的大三度(小六度)。

2.以大二度和小三度所构成的“三音组”是五声调式旋律进行中的基础音调。

五声调式有五种:以宫为主音的叫宫调式。以角为主音的叫角调式,其它依次类推。

同主音调

五种五声调式的比较

有着共同主音的各调叫做同主音调。如C宫调式和C商调式。

六声调式

六声调式是由于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加入清角音(角音上方小二度)或变宫音(宫音下方小二度)而成。

宫、商、商、羽、角五个音,叫做正音,清角和变宫两个音叫做偏音。

七声调式

七声调式是在五声调式的小三度音程中间加入不同的“偏音”而成,共有十五种:

1.雅乐音阶:在五种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变徵和变宫而成。

2.清乐音阶:在五种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清角和变宫两音而成。

3.燕乐音阶:在五种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清角和闰两音而成。

同宫系统各调

以同一音级为宫的调式(包括六声和七声)叫做同宫系统各调。

在同宫系统中,种类(五声、六声、七声)相同的各种调式所使用的音是共同的,所不同的只是主音而已。

例:C宫系统包括 D商 E角 G徵 A 羽

特点:调号相同,主音不同。

包含升号的调 包含降号的调 调的五度循环

升号调找调号方法:所给的调(即字母CDEFGAB)往下找二度

升号调的依据:4152637

降号调找调号的方法:所给的调(即字母CDEFGAB)往后多找一个

降号调的依据:7362514

两个宫系统(或调)中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而且具有同样的调式意义这样的宫系统(或调)叫做等音宫系统(或等音调)。

在等音宫系统(或调)中,两个宫系统(或调)总是一个属于升号调,一个属于降号调。

在上述七个升降号的调中,有三对是等音调:

B宫系统(#5)=bC同宫系统(b7) #F宫系统=bG同宫系统(b6)

#C宫系统(#7)=bD同宫系统(b2)

音乐基本的乐理知识

音乐基本的乐理知识如下:

1、音的高低是由于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而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2、音的长短是由于音的延续时间的不同而决定的。音的延续时间长,音则长;音的延续时间短,音则短。

3、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的大小而决定的。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4、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5、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学音乐的好处:

1、美国的神经学、心理学以及物理学联合研究得知:音乐不但可以让猛兽安静下来,对人类有更多的益处,通常小孩一出生就喜欢音乐,一出生就对音乐有反应。空间推理能力强可提高思考逻辑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在21世纪找到好工作,因为所有行业都会需要能够运用高科技的人。

2、学音乐可以让人思考更清晰,更容易专心,生活的其他面向也能处理的更好,并可有效疏解各种压力,使人身体更健康。

3、非职业学音乐除了是一项育乐外,更能在数学及其他科学学科上产生很大帮助。

关于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打印版和音乐乐理知识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网友评论

  1. 寻雁
    寻雁 说:
    2023-04-12 01:29:34 回复
    你的眼睛没我的好看,因为我的眼里装着你呀
  1. 凡松
    凡松 说:
    2023-04-11 23:07:21 回复
    如果一个人只是度过一天算一天,什么希望也没有,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停止了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打印版(音乐乐理知识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