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用表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理论题库(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大全)

今天给各位分享万用表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理论题库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大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简单检测)

        真是哪里需要哪里搬,最近又去修板子。正好复习一下电子这块的知识,强电干久了,很多东西都模糊了。

        电阻的外观端正,颜色均匀有光泽,无裂痕,无烧焦,无腐蚀,可初步判断电阻正常。再进行测量电阻阻值,与标称电阻对比,在误差范围之内,则电阻完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常见的电阻都有哪些。

1、 金属膜电阻

        金属膜电阻主要是利用真空沉积技术在陶瓷棒上形成一层镍铬合金镀膜,然后在镀膜上加工出螺旋沟槽来精确控制电阻。金属膜电阻可以说是性能比较好的电阻,精度高,温度特性好,噪声低,稳定性强。其实物图如下所示:

         金属膜标称电阻的读法 如下:

        首先先找标志误差的色环,从而排定色环顺序。

        最常用的表示电阻误差的颜色是:金、银、棕,尤其是金环和银环,一般绝少用做电阻色环的第一环,所以在电阻上只要有金环和银环,就可以基本认定这是色环电阻的最末一环。

        棕色环既常用做误差环,又常作为有效数字环,且常常在第一环和最末一环中同时出现,使人很难识别谁是第一环。在实践中,可以按照色环之间的间隔加以判别:比如对于一个五道色环的电阻而言,第五环和第四环之间的间隔比第一环和第二环之间的间隔要宽一些,据此可判定色环的排列顺序。

        第一色环是百位数,第二色环是十位数,第三色环是个位数,第四色环是应乘颜色次幂颜色次,第五色环是误差率。

        如上图中例子:棕 黑 黑 红 棕,其电阻为 100×10^2=10K 误差为±1%。在标准值10K上下波动(1%×100K)都表示此电阻是可以接受的,即在99K-101K之间都是好的电阻。(数值看下图对照表:)

         金属膜电阻检测 其好坏的方法:首先读出相应标称阻值,根据标称阻值选择万用板相应欧姆档位,与标称阻值对比即可。在误差范围之内,电阻正常。超出误差范围,电阻损坏。

        开路测量时,只需测一次;在路测量时,交换表笔,测量两次,取大值。

2、 金属氧化物膜电阻

        其机理是在陶瓷棒形成一层锡氧化物膜。为了增加电阻,可以在锡氧化物膜上加一层锑氧化物膜,然后在氧化物膜上加工出螺旋沟槽来精确控制电阻。金属氧化物膜电阻最大的优势就是耐高温。其实物图如下所示:

3、 碳膜电阻

        碳膜电阻之前还有碳合成电阻,碳合成电阻除耐压好之外,几乎没有优点(精度低,温度特性差,噪声大),遂被淘汰。作为改进型,碳膜电阻主要是在陶瓷棒上形成一层碳混合物膜,例如直接涂一层,碳膜的厚度和其中的碳浓度就可以控制电阻的大小;为了更加精确的控制电阻,可以在碳膜上加工出螺旋沟槽,螺旋越多电阻越大;最后加金属引线,树脂封装成型。但由于材料原因,其温度特性还是不太好,其温度特性为负值,温度越高,电阻减小。其实物图如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面三个问题:

         问1:碳膜电阻与金属膜电阻的区别是什么?

        答1:①金属膜有五个色环(1%),而碳膜的色环数为四个(5%);②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金属膜电阻比碳膜电阻的体积小很多,约为碳膜电阻器的一半。

         问2:如何区分碳膜电阻与金属膜电阻?

        答2:通常有两种方法:①用刀片刮开保护漆,露出的膜的颜色为黑色为碳膜电阻;膜的颜色为亮白的则为金属膜电阻;②由于金属膜电阻的温度系数比碳膜电阻小得多,所以可以用万用表测电阻的阻值,然后用烧热的电铬铁靠近电阻,如果阻值变化很大,则为碳膜电阻,反之则为金属膜电阻。

         问3:碳膜电阻与金属膜电阻的适用性如何?

        答3:①如果在额定参数范围内使用,二者的使用寿命、可靠性等没有差别;②工作条件比较复杂,有时有短暂过流或温度变化范围较大时,金属膜电阻较佳,金属膜主要在精度和温漂方面强于碳膜电阻。③碳膜电阻的脉冲负荷稳定性较好(在短持续时间内突变,随后又迅速返回其初始值的物理量变化过程称之为脉冲)。

         碳膜标称电阻的读法 如下:

        第一色环是十位数,第二色环是个位数,第三色环是应乘颜色次幂颜色次,第四色环是误差率。

        如上图中的例子:棕 黑 黄 金,其阻值为10×10^4=100K 误差为±5%误差表示电阻数值,在标准值100K上下波动(5%×100K)都表示此电阻是可以接受的,即在95K-105K之间都是好的电阻。数值看上文中的对照表即可。

         碳膜电阻检测 其好坏的方法同金属膜电阻。

4、 水泥电阻

        水泥电阻是用耐火泥灌封的电阻。它主要由芯体、封装填料、焊脚引线以及陶瓷壳体等组成。水泥电阻器具有外形尺寸较大、耐震、耐湿、耐热及良好散热、低价格等特性。但其阻值的精密度,稳定性差。

        芯体结构属于线绕型,绕线电阻是将镍铬合金导线绕在氧化铝陶瓷基底上,一圈一圈控制电阻大小。绕线电阻可以制作为精密电阻,容差可以到0.005%(水泥电阻一般不属于这个范畴),同时温度系数非常低,缺点是绕线电阻的寄生电感比较大,不能用于高频。其实物图如下所示:

        水泥电阻属于功率较大的电阻,因此它普遍应用于允许大功率、大电流的工作场合,例如限制电机启动电阻用的电阻,代替负载输出的电阻,还用各种电源产品、各种仪器设备等均有应用。

         水泥电阻标称电阻的读法 ,元器件外壳上一目了然。这里主要说一下电阻中的英文代号的含义。

        数值方面:R代表小数点,K为100,M为100000;

        误差值方面:E为0.5%,F为1%,G为2%,J为5%,K为10%,M为20%;

        如上例中电阻为:功率为5W,电阻值为12K,误差值为5%。

         水泥电阻检测 其好坏的方法同金属膜电阻。

5、 金属箔电阻

        金属箔电阻是通过真空熔炼形成镍铬合金,然后通过滚碾的方式制作成金属箔,再将金属箔黏合在氧化铝陶瓷基底上,再通过光刻工艺来控制金属箔的形状,从而控制电阻。金属箔电阻是目前性能可以控制到最好的电阻。其实物图如下:

6、 贴片电阻

① 薄膜电阻

        薄膜电阻就是氧化铝陶瓷基底上通过真空沉积形成镍化铬薄膜,通常只有0.1um厚,只有厚膜电阻的千分之一,然后通过光刻工艺将薄膜蚀刻成一定的形状光刻工艺十分精确,薄膜电容的性能可以控制的很好。

② 厚膜电阻

        厚膜电阻采用的丝网印刷法,就是在陶瓷基底上贴一层钯化银电极,然后在电极之间印刷一层二氧化钌作为电阻体。厚膜电阻的电阻膜通常比较厚,大约100微米。厚膜电阻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电阻,价格便宜,容差有5%和1%,绝大多数产品中使用的都是5%和1%的贴片厚膜电阻。其实物图如下:

         贴片电阻标称电阻的读法 :贴片电阻表面上用三(四)位数字来表示阻值,其中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为有效数,第三(四)位数字表示后接零的数目,单位为Ω。有小数点时用“R”来表示,并占一位有效位数。标称阻值代号表示方法。

        以电阻本体上印刷的是三位数(表示误差为5%)为例:“472′’表示“4700 Ω ”;“151”表示“150Ω”。如果其中含有数值含义的英文(R、K、M),它们占用一位有效数字,例如:“2R4″表示“2.4Ω”;“R15”表示“0.15Ω”。

        上图中是贴片电阻上的标识是4位数(表示误差为1%):“24R0“表示24.0Ω。

         贴片电阻检测 其好坏的方法同金属膜电阻。

7、 排电阻

        排电阻(简称排阻)是一种将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分立电阻集成在一起的组合型电阻器。排电阻体积小,安装方便,适合多个电阻阻值相同,而且其中一个引脚都是连在电路的同一位置的场合。其实物图如下所示:

         排电阻标称电阻的读法: 小白点表示公共引脚,一般都在两边;第一个字母代表电路类型,排电阻表面上用三位数字来表示阻值,其中第一位、第二位为有效数,第三位数字表示后接零的数目,最后一个字母代表误差值。

        电路类型有如下:A,多个电阻公用一端,公用端左端引出;B,每个电阻各自引出,且彼此没有相连;C,各个电阻首尾相连,各个端都有引出;D,所有电阻公用一端,公用端中间引出;E,所有电阻公用一端,公用端两端都有引出;F和G比较复杂。

        上图中的例子:A103J,其中A代表多个电阻公用一端,公用端左端引出;电阻值为10K;误差值为5%。

         排电阻检测 其好坏:已知引脚排列顺序的排电阻,可将一支表笔接公共引脚,用另一支表笔依次对每个电阻进行测量,其阻值应符合标称值。

        对于不知引脚排列顺序的排电阻,可先将红表笔任接被测量电阻的一个引脚,然后用黑表笔去测试其他引脚,若所得值相同,则说明红表笔所接的是被测量排电阻的公共脚。

8、 保险电阻

        保险电阻器有电阻器和熔丝的双重作用。当过电流使其表面温度达到500~600℃时,电阻层便剥落而熔断。故保险电阻器可用来保护电路中其他元器件免遭损坏,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保险电阻分为不可修复型和可修复型两种。

        不可恢复型的实物图如下:

        自恢复型(PTC)的实物图如下:

         从上图可以看出,他们的形式很多,但标注符号目前尚未统一,但它们却有以下共同特点:

        (1)它们与一般电阻的标注明显不同,这在电路图中很容易判断。

        (2)它一般应用于电源电路的电流容量较大或二次电源产生的低压或高压电路中。

        (3)它们一般以低阻值(几欧姆至几十欧姆),小功率(1/8~1W)为多。

        (4)在电路中保险电阻是长脚焊接在电路板上(一般电阻紧贴电路板焊接),与电路板距离较远,已便于散热和区分。

         我们主要来看看 保险丝电阻检测 其好坏的方法:测量时用万用表R×1或R×100挡测量,如阻值超出范围很大或不通,则说明保险电阻器损坏。

  9、 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器是敏感元件的一类,按照温度系数不同分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NTC)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其实物图如下:

        上文中也提到了PTC,在电路中可以起到保险丝的作用。热敏电阻的形式很多,具体型号的意义这里就不细说了。我们主要来看看 热敏电阻检测 其好坏的方法:用万用表测量其常温电阻,将之与标称电阻对比,然后将加热的电烙铁接近热敏电阻,观察其变化是否正常。

10、 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电阻减小、入射光弱、电阻增大。其实物图如下所示:

        其暗阻可达几至几十兆欧,而亮阻仅有几百至数十千欧。根据这个特性我们能很轻易地得出 检测光敏电阻 好坏的方法:

        把光敏电阻的受光面与入射光垂直,测其亮阻,若此值很大,则内部开路。用黑纸片完全遮蔽其受光面,测其暗阻,若此值很小,则内部短路。用黑纸片在受光面晃动,使其间歇西受光,观其阻值变化,若无变化,则光敏材料损坏。

11、 压敏电阻

        压敏电阻是一种限压型保护器件。利用压敏电阻的非线性特性,当过电压出现在压敏电阻的两极间,压敏电阻相当于阻值无穷小的电阻。

        压敏电阻在电路中的电压保护作用,一般可以与保险丝配合作雷击或其它的过压保护。通常用于防雷;过电压发生时,压敏电阻会被击穿,呈现短路状态,从而将其两端电压钳位在较低水平,同时短路引起的过流将烧毁前方保险管或迫使空气开关跳闸,从而强制切断电源。其实物图如下所示:

        另外压敏电阻是无法提供完整的电压保护的,压敏电阻所能承受的能量或功率是有限,不能提供持续性的过电压保护。持续的过电压会破坏压敏电阻,并对设备造成损害,并可能有着火的危险。压敏电阻不能提供保护的部分还有: 开机时的冲击电流、短路时的过电流、电压突降等情况,这些情况需要其他方式的防护。且由于其固有寄生电容,它不适合在高频场合下使用。

         检测压敏电阻 好坏的方法:用万用表的R*1k测量压敏电阻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均为无穷大,为正常,否则说明漏电流大。所测电阻很小,则压敏电阻被击穿。

12、 电位器

        电位器它主要是由三个引出端子的元件组成,其中有两个固定端子间有定值的电阻,而另外一端则是通过电刷在电阻体上滑,这样从电位器的滑动端和固定端的电阻值会随着滑动端的位置从而变化大小。其实物图如下所示:

         检测电位器 好坏的方法:测量时,将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定片引脚(即两边引脚),万用表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上图为100欧)。若万用表读数与标称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当电位器的标称阻值正常时,再测量其变化阻值及活动触点与电阻体(定触点)接触是否良好。此时,使用万用表的—个表笔接在动触点引脚(通常为中间引脚),另一表笔接在一定触点引脚(两边引脚)。

        接好表笔后,万用表应显示为零或为标称阻值,再将万用表的转轴从一个极端位置旋转至另一个极端位置,阻值应从零(或标称阻值)连续变化到标称阻值(或零)。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或滑动过程中,若万用表的指针平稳移动或显示的示数均匀变化,则说明被测电位器良好;若旋转轴柄时,万用表阻值读数有跳动现象,则说明被测电位器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总结一下:

        根据修板的经验,电阻在PCB上是数量最多的元件,但不是损坏率最高的元件。电阻损坏以开路最常见,阻值变大较罕见,阻值变小非常罕见。一般损坏常见于低阻值(100Ω以下)和高阻值(100kΩ以上)。

        低阻值电阻损坏时往往烧焦发黑,高阻值电阻损坏时,很少有痕迹。综上在很多时候我们很多时候只需要注意测值比标称电阻大的电阻元件,这可大大提高维修效率。

        还有电阻的封装颜色与电阻类型不是对应的,以前有联系,现在厂家都是随便做的,注意辨识。

        文章的最后提一下功率的问题,电阻在电路中工作时所承受的功率不得超过电阻器的额定功率,为保证电路正常工作而不被损坏,在选用时,一定要留有余地。通常,所用电阻的额定功率应大于实际承受功率两倍以上,才能保证电阻在电路中长期工作时的可靠性。

        功率不同的电阻,其外形封装尺寸不一样,故通过测量电阻的封装尺寸,将其与技术手册对比,就可以知道功率的大小。

万用表检测时,电子元件用电阻,电流,电压测的,分别是哪些?

万用表检测一些电子元件的方法[转帖]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元器件的检测是家电维修的一项基本功,如何准确有效地检测元器件的相关参数,判断元器件的是否正常,不是一件千篇一律的事,必须根据不同的元器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从而判断元器件的正常与否。特别对初学者来说,熟练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经验很有必要,以下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经验和方法进行介绍供对考。��

一、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1�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A�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注意: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2�水泥电阻的检测。检测水泥电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与检测普通固定电阻完全相同。��

3�熔断电阻器的检测。在电路中,当熔断电阻器熔断开路后,可根据经验作出判断:若发现熔断电阻器表面发黑或烧焦,可断定是其负荷过重,通过它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很多倍所致;如果其表面无任何痕迹而开路,则表明流过的电流刚好等于或稍大于其额定熔断值。对于表面无任何痕迹的熔断电阻器好坏的判断,可借助万用表R×1挡来测量,为保证测量准确,应将熔断电阻器一端从电路上焊下。若测得的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熔断电阻器已失效开路,若测得的阻值与标称值相差甚远,表明电阻变值,也不宜再使用。在维修实践中发现,也有少数熔断电阻器在电路中被击穿短路的现象,检测时也应予以注意。��

4�电位器的检测。检查电位器时,首先要转动旋柄,看看旋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用万用表测试时,先根据被测电位器阻值的大小,选择好万用表的合适电阻挡位,然后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检测。��

A�用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2”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B�检测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越好。再顺时针慢慢旋转轴柄,电阻值应逐渐增大,表头中的指针应平稳移动。当轴柄旋至极端位置“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如万用表的指针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中有跳动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5�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检测。检测时,用万用表R×1挡,具体可分两步操作:

A�常温检测(室内温度接近25℃);将两表笔接触PTC热敏电阻的两引脚测出其实际阻值,并与标称阻值相对比,二者相差在±2Ω内即为正常。实际阻值若与标称阻值相差过大,则说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损坏。

B�加温检测;在常温测试正常的基础上,即可进行第二步测试—加温检测,将一热源(例如电烙铁)靠近PTC热敏电阻对其加热,同时用万用表监测其电阻值是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是,说明热敏电阻正常,若阻值无变化,说明其性能变劣,不能继续使用。注意不要使热源与PTC热敏电阻靠得过近或直接接触热敏电阻,以防止将其烫坏。��

6�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检测。��

(1)、测量标称电阻值Rt ��用万用表测量NTC热敏电阻的方法与测量普通固定电阻的方法相同,即根据NTC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选择合适的电阻挡可直接测出Rt的实际值。但因NTC热敏电阻对温度很敏感,故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Rt是生产厂家在环境温度为25℃时所测得的,所以用万用表测量Rt时,亦应在环境温度接近25℃时进行,以保证测试的可信度。B�测量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以免电流热效应引起测量误差。C�注意正确操作。测试时,不要用手捏住热敏电阻体,以防止人体温度对测试产生影响。��

(2)、估测温度系数αt ��先在室温t1下测得电阻值Rt1,再用电烙铁作热源,靠近热敏电阻Rt,测出电阻值RT2,同时用温度计测出此时热敏电阻RT表面的平均温度t2再进行计算。��

7�压敏电阻的检测。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压敏电阻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均为无穷大,否则,说明漏电流大。若所测电阻很小,说明压敏电阻已损坏,不能使用。��

8�光敏电阻的检测。

A�用一黑纸片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基本保持不动,阻值接近无穷大。此值越大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小或接近为零,说明光敏电阻已烧穿损坏,不能再继续使用。

B�将一光源对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摆动,阻值明显减些�此值越小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若此值很大甚至无穷大,表明光敏电阻内部开路损坏,也不能再继续使用。

C�将光敏电阻透光窗口对准入射光线,用小黑纸片在光敏电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动,使其间断受光,此时万用表指针应随黑纸片的晃动而左右摆动。如果万用表指针始终停在某一位置不随纸片晃动而摆动,说明光敏电阻的光敏材料已经损坏。��

二、电容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

1�固定电容器的检测��

A�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挡,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01μ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β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些�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

C�对于0�01μ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挡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并可根据指针向右摆动的幅度大小估计出电容器的容量。��

2�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A�因为电解电容的容量较一般固定电容大得多,所以,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选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1~47μF间的电容,可用R×1k挡测量,大于47μF的电容可用R×100挡测量。��

B�将万用表红表笔接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偏度(对于同一电阻挡,容量越大,摆幅越大),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的正向漏电阻,此值略大于反向漏电阻。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kΩ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在测试中,若正向、反向均无充电的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容量消失或内部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C�对于正、负极标志不明的电解电容器,可利用上述测量漏电阻的方法加以判别。即先任意测一下漏电阻,记住其大小,然后交换表笔再测出一个阻值。两次测量中阻值大的那一次便是正向接法,即黑表笔接的是正极,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D�使用万用表电阻挡,采用给电解电容进行正、反向充电的方法,根据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可估测出电解电容的容量。��

3�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A�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将载轴向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推动时,转轴不应有松动的现象。

B�用一只手旋动转轴,另一只手轻摸动片组的外缘,不应感觉有任何松脱现象。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器,是不能再继续使用的。

C�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只手将转轴缓缓旋动几个来回,万用表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在旋动转轴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说明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如果碰到某一角度,万用表读数不为无穷大而是出现一定阻值,说明可变电容器动片与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

三、电感器、变压器检测方法与经验��

1�色码电感器的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红、黑表笔各接色码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可具体分下述三种情况进行鉴别:��

A�被测色码电感器电阻值为零,其内部有短路性故障。

B�被测色码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径、绕制圈数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色码电感器是正常的。��

2�中周变压器的检测��

A�将万用表拨至R×1挡,按照中周变压器的各绕组引脚排列规律,逐一检查各绕组的通断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正常。

B�检测绝缘性能��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做如下几种状态测试:��

(1)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电阻值;��

(2)初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3)次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上述测试结果分出现三种情况:��

(1)阻值为无穷大:正常;��

(2)阻值为零:有短路性故障;��

(3)阻值小于无穷大,但大于零:有漏电性故障。��

3�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A�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B�绝缘性测试。用万用表R×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C�线圈通断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D�判别初、次级线圈。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V、24V、35V等。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E�空载电流的检测。

(a)�直接测量法。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级绕组。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mA左右。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b)�间接测量法。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5W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F�空载电压的检测。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2%。G�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允许温升还可提高。

H�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搞错。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I.电源变压器短路性故障的综合检测判别。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性故障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检测判断电源变压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测量空载电流(测试方法前面已经介绍)。存在短路故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电流的10%。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用手触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数字万用表如何检测电路板上的电子元器件好坏?

一、普通二极管的检测

用MF47型万用表测量,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在二极管的两端,读取读数,再将表笔对调测量。根据两次测量结果判断,通常小功率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值为300-500Ω,硅二极管约为1kΩ或更大些。锗管反相电阻为几十千欧,硅管反向电阻在500kΩ以上(大功率二极管的数值要小的多)。好的二极管正向电阻较低,反向电阻较大,正反向电阻差值越大越好。如果测得正、反向电阻很小均接近于零,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短路;若正、反向电阻很大或趋于无穷大,则说明管子内部已断路。在这两种情况下二极管就需报废。

来源:

在路测试:测试二极管PN结正反向电阻,比较容易判断出二极管是击穿短路还是断路。

二、三极管检测

将数字万用表拨到二极管档,用表笔测PN结,如果正向导通,则显示的数字即为PN结的正向压降。

先确定集电极和发射极;用表笔测出两个PN结的正向压降,压降大的是发射极e,压降小的是集电极c。在测试两个结时,红表笔接的是公共极,则被测三极管为NPN型,且红表笔所接为基极b;如果黑表笔接的是公共极,则被测三极管是PNP型,且此极为基极b。三极管损坏后PN结有击穿短路和开路两种情况。

在路测试:在路测试三极管,实际上是通过测试PN结的正、反向电阻,来达到判断三极管是否损坏。支路电阻大于PN结正向电阻,正常时所测得正、反向电阻应有明显区别,否则PN结损坏了。支路电阻小于PN结正向电阻时,应将支路断开,否则就无法判断三极管的好坏。

三、三相整流桥模块检测

以SEMIKRON(西门子)整流桥模块为例,如附图所示。将数字万用表拨到二极管测试档,黑表笔接COM,红表笔接VΩ,用红、黑两表笔先后测3、4、5相与2、1极之间的正反向二极管特性,来检查判断整流桥是否完好。所测的正反向特性相差越大越好;如正反向为零,说明所检测的一相已被击穿短路;如正反向均为无穷大,说明所检测的一相已经断路。整流桥模块只要有一相损坏,就应更换。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四、MOS管好坏的经验

1:用黑表笔接在D极上,红表笔接在S极上,一般有一个500-600的阻值

2:在黑表笔不动的前提下,用红表笔点一下G极,然后再用红笔测S极,就会出现导通

3:红表笔接D极,黑表笔点以下G极后再接S极测得的阻值和1测的是一样的说明MOS管工作正常~~

以下方法,是我在维修过程中总结的,在板上,不上CPU的情况下,直接打S和G的阻值,小于30欧都基本坏了,可以对照上面

数字万用表测MOS管的方法:(用2极管档)的方法取下坏的管测

五、逆变器IGBT模块检测

将数字万用表拨到二极管测试档,测试IGBT模块C1.E1、C2.E2之间以及栅极G与E1、E2之间正反向二极管特性,来判断IGBT模块是否完好。

以德国eupec25A/1200V六相IGBT模块为例,(参见附图)。将负载侧U、V、W相的导线拆除,使用二极管测试档,红表笔接P(集电极C1),黑表笔依次测U、V、W(发射极E1),万用表显示数值为最大;将表笔反过来,黑表笔接P,红表笔测U、V、W,万用表显示数值为400左右。再将红表笔接N(发射极E2),黑表笔测U、V、W,万用表显示数值为400左右;黑表笔接N,红表笔测U、V、W(集电极C2),万用表显示数值为最大。各相之间的正反向特性应相同,若出现差别说明IGBT模块性能变差,应予更换。IGBT模块损坏时,只有击穿短路情况出现。

红、黑两表笔分别测栅极G与发射极E之间的正反向特性,万用表两次所测的数值都为最大,这时可判定IGBT模块门极正常。如果有数值显示,则门极性能变差,此模块应更换。当正反向测试结果为零时,说明所检测的一相门极已被击穿短路。门极损坏时电路板保护门极的稳压管也将击穿损坏。

六、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用MF47型万用表测量时,应针对不同容量的电解电容器选用万用表合适的量程。根据经验,一般情况下,47μF以下的电解电容器可用R×1K档测量,大于47μF的电解电容器可用R×100档测量。

来源:

将万用表红表笔接电容器负极,黑表笔接正极,在刚接触的瞬间,万用表指针即向右偏转较大幅度,接着逐渐向左回转,直到停在某一位置(返回无穷大位置)。此时的阻值便是电解电容器的正向漏电阻。此值越大,说明漏电流越小,电容器性能越好。然后,将红、黑表笔对调,万用表指针将重复上述摆动现象。但此时所测阻值为电解电容器的反相漏电阻,此值略小于正向漏电阻。即反相漏电流比正向漏电流要大。实际使用经验表明,电解电容器的漏电阻一般应在几百千欧以上,否则将不能正常工作。

在测试中,若正向、反相均无充电现象,即表针不动,则说明电容器容量消失或内部短路;如果所测阻值很小或为零,说明电容器漏电大或已击穿损坏,不能再使用。

在路测试:在路测试电解电容器只宜检查严重漏电或击穿的故障,轻微漏电或小容量电解电容器测试的准确性很差。在路测试还应考虑其它元器件对测试的影响,否则读出的数值就不准确,会影响正常判断。电解电容器还可以用电容表来检测两端之间的电容值,以判断电解电容器的好坏。

七、电感器和变压器简易测试

1.电感器的测试

用MF47型万用表电阻档测试电感器阻值的大小。若被测电感器的阻值为零,说明电感器内部绕组有短路故障。注意操作时一定要将万用表调零,反复测试几次。若被测电感器阻值为无穷大,说明电感器的绕组或引出脚与绕组接点处发生了断路故障。

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2.变压器的简易测试

绝缘性能测试:用万用表电阻档R×10K分别测量铁心与一次绕组、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铁心与二次绕组之间的电阻值,应均为无穷大。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测量绕组通断:用万用表R×1档,分别测量变压器一次、二次各个绕组间的电阻值,一般一次绕组阻值应为几十欧至几百欧,变压器功率越小电阻值越大;二次绕组电阻值一般为几欧至几百欧,如某一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该组有断路故障

注意:这种测量方法只是一种比较粗略的估测,有些绕组匝间绝缘轻微短路的变压器是检测不准的。

八、电阻器的阻值简易测试

在路测量电阻时要切断线路板电源,要考虑电路中的其它元器件对电阻值的影响。如果电路中接有电容器,还必须将电容器放电。万用表表针应指在标度尺的中心部分,读数才准确。

九、贴片式元器件

1.贴片式元器件种类

变频器电子线路板现在大部分采用贴片式元器件也称为表面组装元器件,它是一种无引线或引线很短的适于表面组装的微小型电子元器件。贴片式元器件品种规格很多,按形状分可分为矩形、圆柱形和异形结构。按类型可分为片式电阻器、片式电容器、片式电感器、片式半导体器件(可分为片式二极管和片式三极管)、片式集成电路。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2.贴片式元器件的拆、焊

用35W内热式电烙铁,配长寿命耐氧化尖烙铁头。将烙铁头上粘的残留物擦干净,仅剩有一层薄薄的焊锡。两端器件的贴片式元器件拆卸、焊接操作比较容易。贴片式集成电路引脚细且多、引脚间距小,周围元器件排列紧凑,拆装不易。它们的拆卸和焊接,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条件下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此着重介绍贴片式集成电路的拆卸、焊接操作。

3.拆卸方法

如已判断出集成电路块损坏,用裁纸刀将引脚齐根切断,取下集成电路块。注意切割时刀头不要切到线路板上。然后,用镊子夹住断脚,用尖头烙铁溶化断脚上的焊锡,将断脚逐一取下。

4.焊接方法

焊接前,先用酒精将拆掉集成电路块的线路板铜_上的多余焊锡及脏东西清理干净,将集成电路块的引脚涂上酒精松香水,并将引脚搪上一层薄锡。然后,核对好集成电路引脚位置,将集成电路块放在待焊的线路板上,轻压集成电路块,用电烙铁先焊集成电路块四个角上的引脚,将集成电路块固定好,再逐一对其它各引脚进行焊接。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接时,最好使用细一些的焊锡丝,如0.6_焊锡丝,焊出来的效果好一些。

关于万用表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理论题库和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大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网友评论

  1. 沛文
    沛文 说:
    2023-04-11 04:42:34 回复
    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情面对生活,为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展开我们的笑容!26
  1. 白山
    白山 说:
    2023-04-11 04:58:39 回复
    关心社会,热心助学,鼎力支持教育事业
  1. 南莲
    南莲 说:
    2023-04-11 08:33:15 回复
    我热爱痛苦,我热爱痛苦万用表常用电子元器件检测理论题库(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大全)
  1. 小玉
    小玉 说:
    2023-04-11 00:57:07 回复
    对恋人的父母长辈朋友,表现地敬重而虚心
  1. 含烟
    含烟 说:
    2023-04-11 00:27:13 回复
    冷静分析,沉着应考,考出真实水平

发表评论